綠色伴師生煥發生命活力和諧助教學提升高效課堂
——實驗小學綠色課堂改進項目推進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 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以綠色教育理念為引領,遵循教學規律,尊重學生個性,優化教學過程,積極開展教學實驗和教學改革,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
二、工作目標
以“綠色教育理念”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推進我校綠色課堂改進項目的實施。繼續深入開展以校為本的教科研實踐活動,落實綠色課堂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的研究,發揮集體的智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行動的實效性。
三、準備工作
1.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整合,各教研組在校本課題引領下,制定新學期綠色課堂教學模式研討;
2.各教研組對本學科本年段學生的基礎學習力和可持續學習力進行分解詮釋。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校本教研活動的計劃性和執行力
1.根據本學期末對校本課題活動開展情況的總結,針對遺留的問題和學生的實際,圍繞打造綠色課堂教學模式,制定新的計劃。
2.學校在開學后按照各組計劃進行視導檢查,聽研究課和年級組課題開展進程匯報,對綠色課堂推進情況進行監控。
3.開展課題交流活動,在校內展示優秀的綠色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經驗和效果。
4.借助專家力量指導提升教師實踐研究的深入性,開拓研究視野,提升研究水平。
(二)深入探究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過程性。
1.四月份組織全校性綠色課堂研究課活動,匯報各組研究進程和效果。由年級到學校推出各年級研究課1-2節,撰寫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以及研究論文。
2.交流活動過程中,學校教科研領導指導各教研組教師參與實踐課題研討,探究校本教研專題理論與課堂實踐的本源,完善校本教研課題研究內容和成果。
3.交流展示校本教研成果,提升師生教與學的能力。
通過市區、學校、年級三級展示交流活動,總結綠色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經驗,提煉相關理論,提升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把握推動學生可持續發展基本能力的培養,促進師生教與學的能力不斷提升。
(三)強化學校管理與教師隊伍的梯隊效應
1.梯隊組成:
學校領導:楊紅
學科負責人:張雪玲、李玉成、班世偉
研究小組組長:各年級組長
研究教師團隊:學校全體一線教師
2.完善集體備課和教研制度,推行綠色課堂教學改進與反思,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改進行動研究的重要環節,是助推教師個人行為轉變的催化劑。
3.建立綠色課堂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指揮棒和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發生轉變的依據和指南。
五、預期成效
(一)教師隊伍
形成一支金字塔狀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有一批教師能上好平實的常規課,有一批教師能研究工作中的教育規律,有一批教師能深入反思教與學實踐問題,有一批教師能主動改進教與學的策略。
(二)學生
中高年級學生會利用自主學習探究本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一二年級學生會在課前進行生字、標畫自然段等內容的學習,初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三)學校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總結提煉實驗小學綠色課堂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強調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構建師生、生生和諧互助的教學環境,在不同學科都推行尊重學生主體、凸顯平等多元內涵的綠色課堂。
葡萄视频污下载安装 视频_葡萄视频下载_千层浪_千层浪2020污版